聚乙烯蠟小編帶你解決塑料制品 “料花”“銀紋” 缺陷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銀紋也叫料花,是注塑制品中常見的一種現象。表現得像分層的塑膠屑要剝離樣。主要是由于塑料中的空氣或濕氣揮發,或者有其他種類的塑料混入分解而燒焦,在制品表面形成的噴濺狀的斑痕,通常它會從澆口處以扇形方式向外輻射發展。塑料一般在儲存時會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在注塑加工前如果沒能充分的干燥處理,這些殘留的水分就會在注射過程中轉變為水蒸氣,從而在制品表面產生噴濺斑痕。注塑原料在熔膠塑化階段,熔體內會包裹一定量的空氣,如果這部分空氣在注射時無法順利排出,也會在制品表面產生銀紋。另外,裂解或燒焦的塑料會在制品表面產生銀紋。
圖1
銀紋主要由以下原因產生:
①.原料儲存不當,可能混入水分或其他塑料。
②.加工前沒有對原料進行充分的干燥。比如說注塑ABS料制品前一般用熱風式干燥料斗用80℃的溫度烘料約2小時左右可排除原料內的濕氣。
料斗式熱風干燥機圖2
③.機器的塑化能力不足。
④.模具表面有水分,物料充填入型腔后帶來的熱量將其蒸發,與熔融的塑料融合即形成銀紋。
⑤.模具排氣不良。 ⑥.模具冷料井過小,注射時已冷卻的原料被帶入型腔,一部分會迅速冷卻固化成薄層,由于生產初期模具溫度較低,常會出現此問題。 ⑦.澆口與流道過小或射嘴內有異物阻塞,由于充填速度過快,瞬間產生的摩擦熱會使塑料的溫度急劇上升而分解。 ⑧.螺桿頭破裂或料管內有異物造成塑料分解。 ⑨料管溫度設定過高或溫控系統異常使塑料分解。 ⑩.注射速度過快,壓力過高。 (11).注射壓力低或保壓不足,制品沒有壓實而在表層形成銀紋。 (12).螺桿轉速過快,塑化時剪切速墜過大。 (13).物料在料筒內停留時間過長,造成過熱分解。 (14).模具溫度太低,先期注射入型腔的塑料表層凝固成層,后進的熔料與之擠壓形成銀紋。 (15).背壓不足、螺桿回退速度過快或倒索距離太長,導致空氣隨物料一起進入料筒。 圖3 圖3是筆者曾經調試過的一款產品,它與圖1是同一套模具產出,一出四件,ABS料。當時這一出四件的塑件中其它三件都是良品,唯有圖4這個塑件每一模都在這個角的位置有這脫皮式的銀紋現象。有點像不相熔的兩種塑料混熔一起的樣?,F場考慮不應該是ABS料內混有雜料,如果是混入雜料,那其它三個塑件為何沒有?因其總是固定出現在那個位置,以為是模具排氣不良,試著改善排氣,但沒效果。改變射膠速度也沒用。后把背壓從3Kg/立方厘米提高到10Kg/立方厘米,銀紋現象立馬改善。 青島賽諾專注聚乙烯蠟等助劑的研發、生產、應用工作,為您提供抗析出、高潤滑、超分散的產品體系。公司擁有成熟的技術研發團隊,擁有先進的國際化實驗室對外開放,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配方優化、降本增效等技術支持,同時為順應環保要求,我們還為企業提供助劑一包化、助劑無塵化服務。 地 址:青島市李滄區書院路蘇寧電器廣場B座2702室 編輯:青島賽諾 轉載請注明出處:www.xyssdzrmz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