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聚乙烯蠟|環保稅開征倒計時,你知道你家工廠要繳多少稅嗎?
繼“最嚴”環保督查之后,環保稅也即將落地。再過不到1個月,環境保護稅將正式開征,運行38年的排污費制度將成為歷史。青島賽諾氧化聚乙烯蠟廠家為您詳細解答環保稅的相關政策。
從2018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以下簡稱《環保稅法》)正式開始施行,我國將開啟對環境保護稅的征收。
“開征環保稅”,也可理解為“費”改“稅”,將過去的排污費改為環保稅,將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變為環保稅納稅人。從此,排污收費制度將成為歷史!
距離環保稅正式開征還剩不到2個月的時間,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征稅細節吧!
經過40年發展,6年立法,兩次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什么是環保稅?
環保稅是一種對國際貿易中有污染行為的保護。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納稅人。
主要征收范圍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這四種。
目的呢?是利用稅收杠桿作用,加大對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治理力度,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實現清潔生產。
當然,更多的是想還大家一片碧海藍天~
誰是納稅人?
1、需要繳納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即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為納稅人)
2、不需繳納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向依法設立的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應稅污染物的,在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設施、場所貯存或者處置固體廢物的,不屬于直接向環境排放污染物,不用繳納環境保護稅。
3、可免征環境保護稅的納稅人
① 農業生產(不包括規模化養殖)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② 機動車、鐵路機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和航空器等流動污染源排放應稅污染物的
③ 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④ 納稅人綜合利用的固體廢物,符合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標準的
⑤ 國務院批準免稅的其他情形
關于《環保稅》的幾個疑問
1、為何要實行“費”改“稅”呢?
1979年,中國頒布《環境保護法(試行)》,確立了排污收費制度。按照規定,向環境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地方標準的排污者,需要交納一定的治理污染或恢復環境破壞費用。
然而,經過實踐證明:排污費征收管理不規范,且不具有強制性,“排污量小、監管不到位的企業征收不了”。排污者只要不超過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便可無償使用環境自凈能力資源,客觀上造成企業密集地區排污總量無法控制的局面。
通過“費”改“稅”,可以著力解決排污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干預等問題,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遵從度,強化企業治污減排的責任。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表示:“國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利用稅收這個經濟杠桿來發揮調節作用,環境保護稅作為一個行為稅,通過使企業的外部成本內部化,提高企業的排污成本以改變其排放行為,從而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2、環保稅的征收對象是誰呢?
《環保稅法》的主要征收范圍為: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這四種。而這個范疇包括了大部分制造業和部分污染較嚴重的加工業,涉及500多萬戶各類企業。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工廠涉及到: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煤炭、冶金、建材、釀造、紡織、制革、發酵、電鍍、印染、造紙、食品加工、化工、制藥等污染行業。鉛原材料廠、鋼鐵廠、冶煉廠、化工廠等排污嚴重的企業以及烤漆廠、輪胎廠、車架廠、電池廠、塑件廠等配套企業都將面臨稅收負擔。
3、由“費”改“稅”,本質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作為我國現行稅制體系中的新稅種,環境保護稅與目前稅務機關征管的其他稅種存在較大差異,具有自身的征管特點和技術要求。環保稅法確立了“企業申報、稅務征收,環保協作、信息共享”的征管模式。
相比于排污費,環保稅的征收標準有很大的變化。雖然應稅污染物仍然是大氣、水、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但征收的稅額直接與企業的排污量關聯。最重要的是,“排污費更多意義上是一種行政手段,而環保稅是基于市場機制的調節手段,以此來改變企業的環保行為”。
征收權將由環保部門正式移交給稅務機關,環保部則負責對污染物的監測進行管理。
4、環保稅的征收面臨哪些挑戰?
①、環保稅法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和技術性
相比其他稅收法律法規,環保稅法的復雜性和技術性十分明顯。環保稅法本身才28條,但附表多達6個。在污染物方面,包括61項水污染物、44項大氣污染物,還涉及水污染物的pH值、色度、氧值等10種,合計115種污染指標,另外還有4大類固體廢物。專家認為,多種污染物和指標都需要測算、計算以及監測,比一般稅收征管中涉及的企業銷售收入等指標要復雜得多。
②、部門間的配合是一個挑戰
《環保稅法》實施之后,征收權將由環保部門正式移交給稅務機關,環保部則負責對污染物的監測進行管理,這就涉及到了部門之間的配合,單靠稅收征管部門是無法做到的,需要稅務部門和環保部門的通力配合。環保稅涉及如何監測和計量,且企業的排污量是實時變動的,如果沒有很好的信息共享系統,對稅收部門來說挑戰很大。
③、企業成本的增加
環保稅的征收是對企業利益的重新分割,增加了其成本,再加上部分實體經濟行業企業,尤其是高排放、高污染行業企業本身經營就比較困難,征收環保稅將使其面臨雙重壓力。
5、環保稅的征收使得企業的成本增加,那么如何實現減排又減負呢?
稅收無疑會增加企業的成本,會促使企業減少高排放、高污染產品的生產,這會達到減排的效果,但對企業來說,減負在短期內可能難以達到。
但經調查得知:早期重視環保并較早開展污染控制工藝升級改造的企業,環保稅對其影響并不太大。所以,企業應從戰略和管理上提前做出部署,唯一的出路是注重科技的創新和工藝技術的改造,雖然會有持續的投入,但從長期的成本效益來看,減少環保稅的繳納和增加收益可能就會攤平這種負擔。
據了解,當前污染物的減排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只是成本存在差異。企業可選擇經濟可行,同時又適合企業工藝特點和治理難度的技術,這并非當前的主要瓶頸。
6、地方征稅標準已出臺,省級政府說了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環保稅法列出了環保稅征稅稅目及稅額,也明確大氣和水污染物的稅額由省級政府確定,報經省級人大常委會決定。
由于各省原排污費適用不同的標準、有高有低,不少省份將原排污費標準“平移”為環保稅稅額,部分省份則提高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