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蠟|改性聚丙烯老化與抗氧
聚乙烯蠟小編來談一下改性聚丙烯老化與抗氧
改性塑料粒子聚丙烯的分子主鏈上有叔碳原子,在低溫室內條件下,并不容易發生老化,但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如熱、氧、紫外線、銅害等外界因素作用下極易發生化學變化,其表現為紅外吸收光譜中出現羰基峰,隨后生成過氧化物,斷裂后形成游離基,這些游離基進一步引起整個大分子鏈裂解、支化與交聯,使聚丙烯失去高分子材料的特征,喪失其使用性能。
一個極端的聚丙烯老化例子是聚丙烯編織袋,在室內放置幾年都沒有關系,一旦放置戶外暴曬,90日就可粉化,失去使用價值。 某些金屬對聚丙烯分子老化起催化作用,如銅害,會短時間內讓聚丙烯電纜絕緣層失去力學性能。聚丙烯電纜料的銅害即是其中一例,這一般采取鍍錫加上聚丙烯添加特殊助劑雙重方案解決。 改性塑料粒子聚丙烯分子主鏈斷裂產生大量游離基,一方面會繼續攻擊主鏈上碳原子,導致新的降解反應,同時也還會伴隨著游離基之間的藕合或交聯,分子量下降的速度有可能減慢,但材料宏觀上會變硬和脆化。降解過程中產生的氧化結構(如羰基、過氧化物等),會進一步提高對光引起降解的敏感性。 改性聚丙烯防止老化主要是添加各種抗氧劑。在正常條件下,主要是防止熱氧老化和自由基老化,熱氧老化的瞬間會產生過氧化物,過氧化物會攻擊正常的聚丙烯分子鏈,開始新一輪的熱氧老化過程。自由基是在聚丙烯長期使用中慢慢游離的活性小分子,也會與聚丙烯分子鏈反應,是分子鏈斷裂從而產生老化。所以,防止改性聚丙烯老化也應該從這兩方面入手,添加不同的抗氧劑。 根據作用機理不同,抗氧劑可分為游離基鏈反應終止劑,即自由基終止劑(主抗氧劑)和過氧化物分解劑(輔助抗氧劑)兩類。現在市場上有許多種抗氧劑供選用。選用的原則是價格、與聚丙烯的相容性和抗氧化效果。目前獲得認可,且技術經濟兩方面較為合適的抗氧劑是酚類1010和亞磷酸酯168的復配物,稱之為B215或B225,前者1010與168比例為1:2,后者1010與168比例為1:1。但是因為抗氧劑168耐水解性能不好,所以在水浸條件時不能使用上述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