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蠟廠家分享珠光顏料,讓免噴涂材料實現美學及藝術性
珠光顏料,這是免噴涂材料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今天聚乙烯蠟生產廠家為大家介紹一下珠光顏料。據了解,1942年美國人Afwood提出用云母和TiO2合成珠光顏料,20世紀50~60年代,真正具有實用意義的珠光顏料才被開發出來, 這就是“金屬氧化物/云母”顏料。
雖然習慣上被稱為“珠光顏料”,但這類產品所表現的光學效果范圍擴展得越來越大,早就不單純是珍珠色澤,比如默克公司生產的S級和L級顏料,肉眼可以清楚地觀察到其表現出的閃爍性光澤;又如Irodin/Afflair/300和500兩個系列的產品,其色彩明顯區別于清淡的珍珠色概念。所以對于“金屬氧化物/云母”一類顏料,人們逐漸開始稱之以“特殊效果顏料”。
一、珠光顏料的分類
珠光顏料的主要類型有:天然魚鱗珠光顏料、氯氧化鉍結晶珠光顏料、云母涂覆珠光顏料。目前世界上生產最多和應用最廣泛的珠光顏料,是以天然云母薄片為核心(云母的尺寸從4μm到120μm,厚度約為0.5μm),通過特殊的化學工藝,在其表面包覆一層或多層鈦或其他金屬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涂覆的云母片十分光滑,因此具有良好的光反射性能,且具有透明性,即只有一部分光線被反射,透射部分的光線穿過云母片到達另一層,可以繼續被射,結果形成了許多層面的多次反射。眼睛很難在某一層上聚焦,并由此而建立起光反的深度。所以可以看到一種奇妙的有深度的閃亮光澤,我們稱之為“珠光”。
平片狀結晶,應是珠光顏料的基本構造形態,只有這樣形態才能像鏡片一樣強烈地反射出珠光光澤,而平片狀結晶的徑厚比最好在200左右,而合乎這種條件的物質十分稀少。片狀顏料平行取向程度越高,珠光光澤效果越明顯,珠光效果可由二氧化鈦涂層的厚度所決定。白色珠光是由最薄的二氧化鈦層反射形成,隨著涂層厚度的增加,反射光分別呈白、黃、金、紅、藍、綠色。
氧化鐵涂層除了它本身的顏色外,也具有以上的性能。青銅色由三氧化二鐵吸收黃色而形成,而干涉黃色是由三氧化二鐵的厚度產生。用同樣的原理可得出紅銅色、紅色。
珠光顏料的顏色與基材底色有關。在白色的基材上,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透射光,而干涉色是不明顯的。若是在黑色或深色基材上,透射光被基材吸收,在反射角上干涉色就得強烈了。
二、珠光顏料的原理
和傳統的光學吸收型有機、無機顏料以及光學反射型的金屬顏料相比較,珠光顏料的成色原理完全不同,所以其效果也是獨特的。珠光顏料是鼎立三足之一的光學干涉顏料的主要代表。
珠光顏料隨其顆粒的大小不同,在使用中表現出不同的效果。總的來說,顆粒越大,光澤度越高,而對底色的遮蓋力越弱;反之顆粒越小,對底色的遮蓋力越強,而光澤度降低。 改變涂布在云母內核上的金屬氧化物的厚度、或者金屬氧化物的種類,都會帶來色彩變化。
三、珠光顏料的工藝
珠光顏料的工藝流程:云母→云母漿 + 鈦鹽→加熱包膜→過濾→洗滌→干燥→焙燒→后期處理→產品。
獲得良好性能珠光顏料的關鍵
TiO2的粒度及其在云母表面的均勻分布;
由銳鈦礦型向金紅石型的轉變,提高珠光顏料耐侯性和光澤度。
注:濕法粉碎法得到云母漿液云母基材的選取要經過精選、細磨、酸洗,平整寬廣的表面是形成光學反射和折射的良好的基礎,因此云母表面的光滑程度、厚徑比、顆粒大小等都是影響珠光顏料成品光澤度的直接因素。
四、實現免噴涂材料珠光效果的基本原則
由于市場需求的迅速增長,導致了珠光顏料的供應市場發生著非常迅速的變化,而且這種變化在不遠的將來,不但不會停止,而且還會加劇。對于珠光顏料的應用者來說,就需要及時全面地考查供應市場的態勢,并準確地把握未來變化的趨勢,不但對當前的采購做出正確的指導,還需要對于未來的發展做出前瞻性的預測。
樹脂選用透明或者半透明的;
盡可能選擇透明性好的顏料與珠光粉混合;
減少加工過程中對珠光片的破壞,禁止使用三輥機或磨砂機分散云母顏料,避免高剪切力;
珠光顏料充分分散且顏料片盡量平行于表面取向;
選擇厚度大、粒徑大的顏料(在可能的情況下,珠光顏料應該當做最后一個組分加入)
此文關鍵字:聚乙烯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