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蠟]小公司別搞文化、別談發展,掙錢活下去
馬云說過一句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見不到后天的太陽。”對中小企業來說,這句話很殘酷。
據統計,中國每年約有100萬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分鐘就有2家!中小微企業,存活5年的不到7%,10年的不到2%!也就是說,超過98%的創業企業最終都會走向死亡。
馬云說:“小公司的戰略就是兩個詞:掙錢,活下來!至少在創業階段,最重要的是先掙到錢,保證企業活下來,然后再考慮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問題。”
那么,小企業如何才能活下來呢?8個戰略一個都不能少!
戰略一:“快”
所謂快,就是速度化戰略。抓住機會,快速沖擊,從而獲得市場有利位置。商戰如用兵,兵貴神速,唯快不破。
騰訊當時有三個團隊同時開發微信。誰先做出來,誰就上馬。結果,張小龍成了“微信之父”。另兩個團隊無人知曉。其中一個團隊,僅僅晚了1個月…
小公司體量小就不要染上“大企業病”,不要整天加強內部管理、強化組織架構。你的戰略應該是生存第一,發展第二。
戰略二:“準”
所謂準,就是看得準。看得準有三層含義:一是看得準市場的前景,二是看得準對手的弱點,三是看得準自己的優勢。三者缺一不可。
王安電腦曾經風靡一時,后來沒落倒閉,就在于沒有看準市場。當個人電腦初露萌芽時,他還抱著文字處理機不放,錯過了大好轉型時機。
小公司基礎差底子薄,禁不起折騰,交不起學費。所以,任何重大決策都要看得清、看得準。看準了再投資,叫冒險;看不準就投資,叫冒傻。
戰略三:“借”
借,也就是借力。馮侖說過一句話:企業要想發展壯大,一定要學先進、傍大款、走正路。傍大款就是要借力借勢,整合資源。
馬云說:“做企業要學會借力,借助人的力量、資本的力量和知識的力量。其實借力就是學習能力,反思自己的能力,改變自己的能力和堅持的時間,就這四個要素”。
范蠡想把北方的馬販運到吳越,但是沿途強盜很多。得知布販姜子盾熟悉路況。于是,寫了一張榜文:新建馬隊,吳越運貨免費。姜子盾主動找到范蠡,求運麻布。雙贏!
戰略四:“巧”
巧,就是別出心裁,以四兩撥千斤。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小公司沒有實力硬碰硬,只有在巧字上下功夫。巧,可以是設計巧妙、溝通靈巧或營銷技巧。
田忌和齊威王賽馬,用自己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用自己的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用自己的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結果以2:1的比分取勝。
巧的核心是“不對稱競爭”,如果你資源少、實力差,和別人對稱競爭,你能贏嗎?只有使用巧力,用自己的優勢PK對方的弱點,才能巧妙勝出。
戰略五:“奇”
所謂奇,就是出奇制勝,也就是不走尋常路。孫子兵法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只有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才能取得奇效。
手機市場群雄割據,掙得你死我活的時候,小米作為一個市場后進者卻能異軍突起,靠的就是網上銷售、“饑餓營銷”這個奇招。
小企業的領導者,必有具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奇思異想,只有如此,才能在競爭的夾縫中發現曙光。
戰略六:“偏”
所謂“偏”,就是劍走偏鋒,指的是碎片化戰略。即把別人看不上的、過于分散的碎片東西集中起來,變成自己的生意。
管理學中有一個韋特萊法則:所謂成功者,其與他人的惟一區別就在于,別人不愿意去做的事,他去做了,而且全身心地去做。
小宅門公司專門從事二手房裝修出售業務。把市中心的老破小收購以后重新精裝修,然后快速出售。成立三年,收益已經達3800萬元。
戰略七:“新”
新,就是創新。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對小企業來說更是如此。任正非說:“創新雖然很難,但他是唯一的生存之路,是成功的必經之路。”
創新不僅僅是產品,還包括管理思想和經營模式。海底撈為什么能夠成功?因為張勇在管理思想上的創新——把人當人看。
海爾張瑞敏有一句經典名言:“不要把爛攤子留給客戶”。于是,海爾傾心打造服務品牌,實現了快速崛起。這就是服務創新。
戰略八:“逆”
逆是什么?就是逆向思維,也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作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一定要跳出傳統思維的框架。別人都走的路,不見得是光明大路,很可能是死路絕路。
耶穌說:“你們要走窄門。因為引到滅亡的門是寬的,路是大的,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的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
馬云說:“等有人說,同志們請往這里里走,你就應該準備撤退了,因為這時候輪不到你了,千軍萬馬都過來了。”|所以,企業家要有逆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