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聚乙烯蠟乳化條件的確定
氧化聚乙烯蠟的乳化需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如乳化劑的配比,用量,乳化溫度,乳化時間等,下面來探討這些因素對于氧化聚乙烯蠟乳化的影響。
考慮到氧化聚乙烯蠟乳液最終產品應用時的適應性和相容性 ,本次主要采用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基于A PE O 類表面活性劑禁用的環保要求,經過大量篩選 ,最終選取異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 )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B )復配作為乳化劑。調節二者的比例,快速升溫到130 ℃,以一定速度攪拌乳化45 min, 隨后快速冷卻到50 ℃,測定乳液體系的各項穩定性和透光率,結果如表1所示。
表面活性劑 A 為異構醇長碳鏈結構,具有優異的乳化性能,而表面活性劑B則具有較高的濁點。由表可知,表面活性劑 A與B的配比不同時 ,乳液體系外觀呈現較大差異。當A與B的質量 比為2:1 ~l:1時,乳化效果最好,乳液顆粒最小,能得到微泛藍光的米白色穩定乳液。
考察乳化劑用量(相對于氧化改性聚乙烯蠟的質量百分數)對乳液性能的影響 ,結果見表 2。
由表2可知 , 當乳化劑用量為氧化聚乙烯蠟質量的10%時 ,蠟固體沒有乳化徹底,很不穩定而易分層。這主要是由于氧化聚乙烯蠟是固體,將其變為分散性乳液的過程是一個熱力學不穩定過程,若乳化劑用量過少,則無法形成穩定牢固的保護膜。增加乳化劑用量 ,乳液的透光率增大,穩定性明顯改善。綜合考慮成本和乳液穩定性 ,建議乳化劑總用量為30%左右。
考察乳化溫度對氧化改性聚乙烯蠟乳液性能的影響, 結果見表3。
由表 3知,當乳化溫度接近高密度氧化聚乙烯蠟的熔滴點時,得到的乳液為夾雜著些膏狀物的白色液體;隨溫度升高,乳液透光率增大,各種穩定性提高;溫度為135 ℃時, 乳液稍有變黃,其它指標與130 ℃ 時相近。考慮實際生產的安全性、操作難度及能耗 ,乳化溫度定為130 ℃較適宜 。
考察 130 oC 恒溫處理時間對氧化聚乙烯蠟乳液性能的影響, 結果見表 4 。
由表4可知 , 乳化30 min后,乳液的離心穩定性、熱穩定性和透光率均有所提高;乳化45 min ,乳液的透光率基本不變,可見乳化時間對乳化效果的影響相對較小。本試驗選定乳化時間為30 —45 m i n。
氧化改性聚乙烯蠟微乳液的儲備及應用印染,由于氧化改性聚乙烯蠟是聚乙烯高溫裂解后再氧化的產物,因此其中含有少量羧基和羥基極性基團。為使乳化更容易進行,乳化時有必要加人堿中和,增大其離子化程度。由于靜電斥力作用 ,可使乳液體系更為穩定 。
賽諾氧化聚乙烯蠟乳液具有穩定的化學穩定性,高熔點低粘度,能溶于芳香烴中,可以對PVC的內外潤滑作用比較平衡,在pvc薄膜、異型材、管材、塑膠加工中做潤滑劑,做塑膠加工潤滑劑、脫模劑和相容劑,亦可用于紡織柔軟劑、車蠟、皮革柔軟劑的制作原輔料。賽諾致力打造中國聚乙烯蠟民族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