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鋅】Fisch 關于潤滑劑“飽和濃度”及“潤滑作用常數”的缺憾(一)【硬鋅】
長期以來,國外許多學者一直把塑料潤滑劑能否降低樹脂的玻璃化溫度用來判斷它在樹脂中的表觀溶解度(即其相容性),進而推斷它的內或外潤滑作用的強弱。1998 年Fisch用先進的測溫儀DSC來測定潤滑劑降低PVC樹脂的玻璃化溫度,并根據降低玻璃化溫度數據推導出潤滑劑在PVC中“飽和濃度”及其“潤滑作用常數"。他們的研究結論被引用于 2005年英文版(中文版2008年) (聚氯乙烯手冊》中。但是筆者個人認為他們的研究方法及結論仍然不太科學,所得的結論也令人難以信服。詳述如下,并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1)塑料潤滑劑在PVC樹脂中的“飽和濃度”及其“潤滑作用常數”筆者認為不是一個常數,而是一個變量,它們隨著PVC的加工條件面變化,在加工條件恒定時它們隨著PVC配方中的組成而變化,尤其是PVC配方中是否存在增塑劑或其他塑料潤滑劑而極其顯著的變化。所以筆者認為在指出潤滑劑具有類似真溶液那樣,也有“表觀溶解度”(即飽和 濃度),還應同時指出潤滑劑作為“溶質”也像真溶液那樣有類似“鹽析”及“同離子作用”現象,它的表觀溶解度(即飽和濃度)隨著配方中是否存在與PVC樹脂相溶度更好的其他助劑,如果存在這類助劑時,其表觀溶解度(即飽和濃度)就會變小,而顯外潤滑作用,這種外潤滑作用之強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這種現象不能用常規的“相容性”或“相容度”來 解釋,只能用界面化學關于并用兩種表面活性劑能極其顯著地降低其界面張力的規律來理解。
賽諾化工,15年積淀,硬脂酸鋅品牌生產商,藍海股權機構掛牌上市企業。專注從事潤滑分散體系的研發生產,包含聚乙烯蠟、氧化聚乙烯蠟、聚丙烯蠟、EBS、硬脂酸鋅等助劑的研發、生產、應用工作。咨詢熱線: 400-8788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