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管理的目標是流程化組織建設”
當客戶成為我們工作的出發點以后,公司應隨之而調整。雖然我們把客戶當上帝,絞盡腦汁地研究他們,但客戶對我們如何進行調整,如何建立組織結構,其實都是不感興趣的。他們對我們的內部運作都不會感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只有結果,以及為此而付出的代價。以結果論成敗、以價格評高低,正是客戶的這種天生屬性催生了以流程化組織建設為中心的企業。因為只有流程——這種從顧客需求端來,又回到顧客需求端去的組織,才能適應顧客的這種天生屬性。流程編織成組織的大網,環環相扣,眼眼相通,路標接著路標,任務連著任務,牽一發而動全身。“就像一條龍一樣,不管如何舞動,其身軀內部的所有關節的相互關系都不會變動,龍頭就如Marketing(營銷),它不斷追尋客戶需求,身體就隨龍頭不斷擺動,因為身體內部所有的相互關系都不變化,使得管理簡單,成本低”。(摘自任總2003年5月25日在干部管理培訓班上的講話)不過,我們在欣賞這個比喻的文學性的同時,不要忘記它后面的商業性。這個比喻的本質是要實現成本低。但是只有在龍頭舞動的時候保持內部所有的相互關系都不變化,才能“使得管理簡單,成本低”。請注意,這里所指的相互關系,不是傳統的、以職能部門為中心的相互關系,而是指的流程化組織中的相互關系。還記得周文來(文章《還能改進嗎?還能改進嗎?》的作者)這個員工嗎?2000年他曾經創下SDH組織結構件庫存周轉率25次/年的記錄。他對這個相互關系理解得非常準確,他說,“過去我總是潛意識地認為,我的KPI指標有所上升,計劃做得不比別人差就可以了。其實,我忽略了SDH組織的要貨特性,從而放過了SDH組織結構件計劃與供貨環節存在的巨大改進機會。當時我給自己訂了個目標:在第三季度里,要大幅提升SDH組織的庫存周轉率;要做到讓上游客戶、下游客戶都滿意。”這,就是流程化組織的內部關系。墨子說,“兼相愛,交相利”。愛別人的人才會得到相互友愛,利他人的人才會得到互惠互利。讓上、下游都滿意的人,才會得到相互滿意。實現了流程化組織的企業的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人人敢于承擔責任,沒有人會打官腔,推諉客戶的需求,沒有人會打著對流程負責的借口,而推卸對客戶的責任。流程就像鐵路系統,假使客戶的目的地都是北京,但他們會就近上車,因為省錢省時間。但如果有客戶要在上游石家莊上車,你說對不起,按我們的流程,你到下游深圳來上車,這豈不是很莫名其妙,很荒唐,很不負責任的事嗎?但這樣荒唐的事就在我們身邊不斷發生,這是對流程負責嗎?不是!這是繁文縟節、官僚作風,是冷漠與麻木不仁。流程其實是很需要一點當機立斷、承擔責任的主動精神的,是很需要一點高尚的本能——良知的。我們千萬不要流程還沒有建設好,就把負責的精神全丟光。“槍聲就是命令,我們說,需求就是命令,我們要重視客戶需求”。這話是任總說的。是流程就要重視客戶需求,就要能方便他們就近上車,讓他們及時趕到北京天安門,不錯過看升五星紅旗的機會,而留下終生遺憾。千頭萬緒,歸根結底,責任止于流程!

青島賽諾專注聚乙烯蠟等助劑的研發、生產、應用工作,為您提供抗析出、高潤滑、超分散的產品體系。公司擁有成熟的技術研發團隊,擁有完善的實驗室對外開放,為有需求的客戶提供配方優化、降本增效等技術支持,同時為順應環保要求,我們還為企業提供助劑一包化、助劑無塵化服務。
地 址:青島市李滄區書院路蘇寧電器廣場B座2702室
編輯:青島賽諾 轉載請注明出處:www.xyssdzrmzf.com